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植被过滤带对地表径流中污染物的净化效果  ( EI收录)  

Clarification efficiency of vegetative filter strips to several pollutants in surface runoff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怀恩[1] 邓娜[1,2] 杨寅群[1,3] 史冬庆[1]

机构地区:[1]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48 [2]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长沙410126 [3]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430079

出  处:《农业工程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79090);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资助(2009ZX07212-002-004-002)

年  份:2010

卷  号:26

期  号:7

起止页码:81-8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收录号:20103613222480)、FSTA、IC、JST、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植被过滤带是控制非点源污染的"最佳管理措施"之一。为了探讨植被过滤带在中国西北地区的实际应用,该文作者在陕西小华山水库岸坡地建设了3条不同配置方式的植被过滤带,通过试验测定了植被过滤带对地表径流中几种污染物的净化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植被过滤带对地表径流中的颗粒态氮、颗粒态磷、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浓度削减率分别达到82.02%、77.13%、46.05%、73.28%和60.48%以上,负荷削减率分别达到89.98%、87.25%、69.93%、85.11%和77.97%以上,并能有效地削减溶解态氮和溶解态磷的负荷量;自然草地过滤带和沙棘-草本过滤带对地表径流中这几种污染物的削减主要发生在前10m。过滤带内的植被条件、入流流量和入流污染物浓度是影响过滤带净化效果的重要因素。

关 键 词:净化  污染控制 径流 植被过滤带 非点源污染物 野外试验

分 类 号:X17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