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金融》编辑部
年 份:2010
期 号:16
起止页码:88-9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SSCI、CSSCI_E2010_2011、RWSKHX、核心刊
摘 要:在2008~2009年的一轮高速信贷投放中,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其中最活跃也是最值得关注的融资主体。融资平台的超高负债率、地方政府的违规担保承诺、项目资本金的不足和项目偿债能力的低下等问题,使人们担心,快速而大量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不仅将加大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进而可能形成未来的财政风险,并且投资风险还将转移到银行体系而埋下金融风险隐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同样引起管理层的高度关注。2010年6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要求对融资平台公司及其债务进行核实、清理的同时,还要求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对融资平台公司的信贷管理。而在此之前,银监会已经要求对过去发放的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贷款,进行"逐包打开,逐笔核对,重新评估,整改保全"并分类处置。在各地银行机构正在进行的贷款"解包还原"过程中,我们关心的问题是:当前,银行机构采取了哪些措施化解风险,它们面临着什么样的实际困难;在"解包还原"的过程中,它们对于未来银行与地方政府的信用合作有怎样的反思和建议。本期访谈嘉宾包括:中国银监会江苏监管局局长于学军、国家开发银行四川省分行行长魏维、上海银行战略管理部专家张吉光。
关 键 词:地方政府 融资平台 财政风险 反思 2009年 项目资本金 信贷投放 融资主体
分 类 号:F832.4[金融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