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富铀凝灰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机制
Geochemical study on U-rich tuffs in Yanchang Group in the southern Ordos Basin:Implications to their forming mechanism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石油天然气研究中心,合肥230026 [2]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 [3]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安710069 [4]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
基 金:国家科技部973项目"多种能源矿产共存成藏(矿)机理与富集分布规律"(编号:2003CB214606);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编号:200911007-19);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及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编号:GPMR0506)联合资助
年 份:2010
卷 号:45
期 号:3
起止页码:757-77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GEOBASE、IC、JST、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凝灰岩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凝灰岩主量元素具有高K、高Al、Si中等至高、低Na的特征;REE总体特征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REE在48.57~402.12μg/g之间变化,Eu呈现出负异常,在0.34~0.82内变化,δCe范围在0.80~2.08之间;微量元素中U含量在3.12~144μg/g之间,Ba、U、Th、Hf和Ce呈明显正异常,Nb、P、Ti和Rb呈现负异常。详细的分析表明:U的富集和一些微量元素如Ta、Dy、Lu等相关,Th与∑REE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这些变化可能和盆地中铀矿的富集有关;凝灰岩的硫同位素总体呈现深源特征。根据以上的研究对凝灰岩的形成原因及形成环境进行了探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凝灰岩来源于秦岭造山带火山作用,其中的铀元素富集是由于砂岩型铀矿中铀向凝灰岩迁移而被还原所致。本研究对盆地砂岩型铀矿的铀运移和富集机理认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 键 词:凝灰岩 地球化学 稀土及微量元素 铀富集机制 鄂尔多斯盆地
分 类 号:P58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