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准噶尔盆地结构构造与油气田分布  ( EI收录)  

THE TECTONIC EVOLUTION,ARCHITECTURE AND PETROLEUM DISTRIBUTION IN THE ZHUNGAER BASIN 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功成[1] 陈新发[2] 刘楼军[2] 余亮平[2] 王智[2]

机构地区:[1]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中心 [2]新疆石油管理局

出  处:《石油学报》

年  份:1999

卷  号:20

期  号:1

起止页码:13-1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1996、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A、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准噶尔盆地是晚古生代以来多期形成的复合叠加前陆盆地。原型盆地的成盆期包括:晚石炭—二叠纪碰撞造山期的碰撞前陆盆地;三叠纪—早、中侏罗世与北天山、西准噶尔山、阿尔泰山、博格达山复活有关的前陆盆地,这两个阶段有多个沉积—沉降中心;与北天山均衡活动有关的晚侏罗世—白垩纪—早第三纪前陆盆地;晚第三纪—第四纪与北天山强烈复活有关的前陆盆地。每个坳陷由褶皱—冲断带、陡坡带、沉降中心、缓坡带和前隆组成。三个隆起为叠加的前隆。部分前隆因后期改造已不明显。克拉玛依坳陷是最有利的生油气坳陷,北天山山前侏罗纪前陆坳陷次之,潜力巨大。克拉美丽山前石炭—二叠纪坳陷、博格达山前二叠纪坳陷后期改造强烈,对油气破坏较大。北天山山前三叠纪坳陷也有一定的生烃条件。乌伦古坳陷后期沉降较小,成熟度较低,难于形成中型以上规模的油气田。

关 键 词:准噶尔盆地 前陆盆地 结构  油气田分布  构造  

分 类 号:P618.130.2] P536[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