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西北-华北-长江中下游”条锈病流行区系当前小麦品种(系)抗条锈病性评价    

Evaluation of Resistance of Current Wheat Cultivars to Stripe Rust in Northwest China,North China and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Changjiang River Epidemic Are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韩德俊[1] 王琪琳[1] 张立[1] 魏国荣[1] 曾庆东[1] 赵杰[1] 王晓杰[1] 黄丽丽[1] 康振生[1]

机构地区:[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农业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

出  处:《中国农业科学》

基  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1603);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B07049)

年  份:2010

卷  号:43

期  号:14

起止页码:2889-289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B、CAS、CSCD、CSCD2011_2012、FSTA、GEOBASE、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目的】西北-华北-长江中下游麦区是中国小麦条锈病最主要的流行区系,准确评价大区间当前小麦品种抗条锈病性水平和抗源使用特点,为整体考量各流行区小麦抗性品种分布的合理性和确定今后的育种方向提供依据。【方法】从该区系13个省(区)征集了501份小麦当前主栽品种和后备品种,在杨凌进行苗期分小种(CYR32和CYR33)和成株期混合小种(CYR23、CYR25、CYR29、CYR31、CYR32、CYR33、Su11-4、Su11-7)人工诱发接种鉴定,在天水自然发病条件下进行抗条锈病性鉴定。【结果】参鉴小麦品种(系)中,表现为全生育期抗性的品种仅有34份,占参试品种(系)的6.8%,表现成株期抗性的品种为110份,占参试品种的22.0%,表现感病的品种(系)为356份,占供试品种(系)的71.0%;流行区系内不同地区间小麦品种抗条锈性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结合育种系谱分析,具有全生育期抗病性的品种(系)的有效抗源类型较丰富,但在品种(系)中的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92R系(携带Yr26)、贵农系以及少数携带Yr24的CIMMYT抗源种质。【结论】当前中国小麦主产区小麦品种抗条锈性整体水平仍较低,必须加强病害预测预报和防治,以避免大区流行;小麦品种主要有效抗源较单一,且在不同流行区同时使用。

关 键 词:小麦条锈病 小麦品种 全生育期抗性  成株期抗性  

分 类 号:S51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