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零形式和零成分的确立条件    

On the conditions for setting up zero element in linguistic analysi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袁毓林[1]

机构地区:[1]韩国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 北京市北京大学中文系,100871

出  处:《当代语言学》

基  金:韩国外国语大学2010年度科学研究基金的资助

年  份:2010

卷  号:12

期  号:3

起止页码:220-23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SSCI、CSSCI2010_2011、NSSD、RDFYBKZL(收录号:428404)、RWSKHX、核心刊

摘  要:本文首先简述零形式这个概念的历史渊源,包括在梵语语法中的肇始、在现代语言学价值理论中站住脚跟、在Bloom field(1933)等描写语法中的尝试和在Harris(1942,1946,1951)、Hockett(1947,1954)、Bloch(1947)等后期结构语法中的过度使用。特别介绍Nida(1948)、Lounsbury(1953)和Haas(1962)的反思和批判。然后,在Nida(1948)、Lounsbury(1953)和Haas(1962)的基础上略加发挥,仔细分析人们曾经提出过的各种零形式的语法功能,说明作为一种本体论的许诺或方法论的策略,可以承认凡是符合一一对应原理、具有对立功能的零形式都可以确立为一种零成分。

关 键 词:零形式 零成分  本体论的存在  本体论的许诺  方法论的策略  

分 类 号:H0]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