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电子射野影像装置用于监控放射治疗中初次摆位误差的研究    

Electronic portal imaging device in the initial position error of monitoring radiation therap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沈海英[1] 沈琰琦[1] 李永春[1] 陈剑[1] 夏怡[1] 李云海[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分院放疗科,上海200240

出  处:《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年  份:2010

卷  号:14

期  号:4

起止页码:303-30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CAB、CAS、CSA、CSA-PROQEU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利用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对不同部位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初次摆位误差进行量化分析,了解不同部位的摆位误差,了解不同医生对摆位误差的接受程度有无差异。方法 2006年1月~2007年12月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中按头颈、胸部、腹盆腔不同部位,按不同医生治疗组随机选取58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8例;年龄23~86岁,平均年龄56.9岁。按部位分别为头及头颈部20例,胸部19例,腹盆部19例。采用双曝光法拍摄照射野验证片。参考图像为CT定位后的数字重建图像(DRR)或X射线模拟机定位图像,图像比较采用骨性结构为标志,勾画出参考图像上的骨性结构,与EPID进行最大程度重合后得出在水平、垂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摆位误差水平方向为(1.02±1.15)mm(0~5mm),垂直方向为(1.11±1.20)mm(0~6mm)。90%以上摆位误差小于3mm。头部或头颈部固定摆位误差最小,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分别为(0.64±0.65)mm和(0.91±0.98)mm。不同医生组之间摆位误差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在不同部位治疗中,在垂直方向摆位误差上,头及头颈部固定明显小于胸部和腹盆部固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绝大多数摆位误差在容许范围。实施治疗前,先行X射线模拟机摆位不失为一种缩小摆位误差的有效办法。

关 键 词:电子射野影像装置 摆位误差 体位固定 放射疗法

分 类 号:R817.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