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舟山渔场及邻近海域鱼类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QUANTITATIVE DISTRIBUTION OF FISH IN THE ZHOUSHAN FISHING GROUND AND ITS ADJACENT WATE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俞存根[1] 陈全震[2] 陈小庆[1] 宁平[1,2] 郑基[1]

机构地区:[1]浙江海洋学院水产学院,舟山316004 [2]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杭州310012

出  处:《海洋与湖沼》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970464号;浙江省科技厅资助项目;2006C23051号;国家海洋局项目;908-01-ST-04号

年  份:2010

卷  号:41

期  号:3

起止页码:410-41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B、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根据2006年8月、2007年1、5、11月在舟山渔场及邻近海域(29°30′—32°00′N,127°E以西)开展海洋生态系统综合调查所获得的游泳动物调查资料,用渔获率作为鱼类资源分布的数量指标,对舟山渔场及邻近海域的鱼类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季节变化趋势作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舟山渔场及邻近海域鱼类种类约有139种,隶属14目、56科、105属,其中日本红娘鱼、绿鳍鱼、六丝矛尾虎鱼、细条天竺鱼、海鳗、黑、星康吉鳗、小黄鱼、前肛鳗、短吻舌鳎、棘头梅童鱼等25种鱼类占鱼类总渔获量的84.18%,是调查海域桁杆拖网的主要捕捞鱼类,而其它种类的渔获量较少。不同季节的经济鱼类渔获物组成相差较大,而优势种种类组成变化较少。渔获量高峰期主要出现在夏季,从不同区域的渔获率分布趋势来看,春、夏、秋季的鱼类渔获率都以江外渔场最高,其次是长江口渔场,舟山渔场居第三,而杭州湾河口区的鱼类渔获率明显偏低。冬季鱼类渔获率分布趋势与春夏秋季不同,以长江口渔场为最高,其次是舟山渔场,而江外渔场和杭州湾河口区渔获率明显偏低。与以往(20世纪60年代初)调查结果相比,舟山渔场及邻近海域鱼类种数组成、种群动态及群落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关 键 词:鱼类 种类组成  数量分布  舟山渔场及邻近海域  

分 类 号:S93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