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小麦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BS20育性的QTL分析    

QTL Mapping for Photoperiod-temperature Sensitive Genic Male Sterility of BS20 in Common Whea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立平[1] 田再民[1,2] 赵昌平[1] 王丽辉[1] 单福华[1] 张风廷[1] 苑少华[1]

机构地区:[1]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97 [2]河北北方学院农业科学系,张家口075131

出  处:《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基  金:北京市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40050);国家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09AA101102;2006AA100102);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91001)共同资助

年  份:2010

卷  号:18

期  号:3

起止页码:437-44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B、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JST、RCCSE、UPD、ZGKJHX、核心刊

摘  要: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L.)光温敏不育系BS20×Fu3DH群体的289个系为材料,于2005-2006年度种植于北京海淀和安徽阜阳,进行了育性(结实率和结实小穗率)的调查。利用SSR标记和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分析该群体中与育性相关的分子标记,用128对SSR引物,初步构建BS20×Fu3群体的分子标记遗传连锁框架图。BSA的结果表明,与育性连锁的3个标记是Xgwm294、Xgwm374和Xgwm44,分别位于染色体2AL、2BS和7DS;采用混合线性复合区间作图法对小麦育性进行QTL分析,检测到6个QTL,分布在1AS、2BS、2DL、6AL、6BL和7DS染色体,贡献率为1.1%~12.5%,其中7DS上的QTL与2BS、6AL和6BL上的QTL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综合BSA和QTL分析结果,确定染色体7DS和2BS上的QTL重复性较好、贡献率和互作效应较大,为小麦光温敏核雄性不育性状的重要QTL,标记区间分别为Xgwm44-Xcfd14和Xgwm148-Xgwm374,贡献率分别为7.2%~12.5%和2.1%~2.5%。

关 键 词:普通小麦 光温敏核雄性不育  BSA QTL分析 QTL互作效应  

分 类 号:S511.03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