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南京冬季雾霾过程中气溶胶粒子的微物理特征  ( EI收录)  

Microphysics of Atmospheric Aerosols During Winter Haze/Fog Events in Nanj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杨军[1,2] 牛忠清[1] 石春娥[3] 刘端阳[1] 李子华[1]

机构地区:[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 [2]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1 [3]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合肥230031

出  处:《环境科学》

基  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招标项目(BK200772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5010);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2009006);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QX)2007-6-26)

年  份:2010

卷  号:31

期  号:7

起止页码:1425-143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BIOSISPREVIEWS、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EM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2007年冬季南京雾外场试验获得了雾霾转换过程的大气气溶胶和雾滴尺度谱分布同步观测资料,根据能见度和含水量将雾霾过程划分为雾、轻雾、湿霾、霾4个不同阶段,进而分析了不同阶段粗、细气溶胶粒子的微物理特征.结果表明,4个阶段的主要发生顺序为霾←→轻雾—→湿霾—→雾—→湿霾—→轻雾←→霾,雾前湿霾阶段持续时间长于雾后.尺度>2μm的粗粒子数浓度、表面积浓度和体积浓度在雾阶段均显著大于其他3个阶段,其中霾阶段浓度最低.雾滴表面积浓度和体积浓度尺度谱分布为双峰或多峰型,而轻雾、湿霾和霾阶段粗粒子谱均为单峰型.尺度>0.010μm的细粒子表面积浓度谱形在雾和湿霾阶段、轻雾和霾阶段分别相似,雾和湿霾阶段数浓度占优势的尺度范围分别为0.04~0.13μm和0.02~0.14μm,轻雾及霾阶段数浓度优势粒子尺度范围均为0.02~0.06μm.从霾、轻雾、湿霾到雾的转换过程中,以0.060~0.090μm为界,小粒子减少,大粒子增多.雾霾演变过程中气溶胶粒子数浓度与均方根直径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雾阶段气溶胶粒子数浓度最低、平均尺度最大.

关 键 词:雾  霾  大气气溶胶 尺度谱分布  南京  

分 类 号:X5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