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保护性耕作与平衡施肥对巢湖流域稻田氮素径流损失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
Effects of Conservation Tillage and Balanced Fertilization on Nitrogen Loss from Paddy Field and Rice Yields in Chaohu Reg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安徽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合肥230031 [2]安徽养分循环与资源环境省级实验室,合肥230031 [3]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亚热带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
基 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沿巢湖地区农田养分流失减控与面源污染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2007BAD87B06);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08010302160)
年 份:2010
卷 号:29
期 号:6
起止页码:1164-117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IC、JST、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连续2年研究了巢湖流域保护性耕作与平衡施肥对稻田氮素径流流失特征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巢湖流域水稻田在传统耕作条件下径流液中TN的浓度范围是0.73~15.33mg·L-1,DN是氮素径流流失的主要形态,约占TN的74%~92%,NH4+-N和NO3--N所占比例差异比较大,主要与径流-施肥时间间隔以及作物的不同生育期有关。氮素径流损失量年际差异比较大,2008年和2009年分别是2.91kg·hm-2和6.23kg·hm-2,分别占施氮量的1.62%和3.46%。由于降雨事件的偶然性,平衡施肥对氮素径流损失量的影响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径流流失风险仍难以控制;保护性耕作能有效地降低氮素径流流失负荷,使得氮素流失潜能大大减小。与T(传统耕作)处理相比,TS(传统耕作+秸秆还田)处理、BF(平衡施肥)处理和NTS+BF(少免耕+秸秆还田+平衡施肥)处理水稻产量平均增产幅度分别为9.97%、13.60%和23.18%,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因此,保护性耕作可以作为源头控制稻田氮素流失的较好措施之一加以推广。
关 键 词:保护性耕作 平衡施肥 氮素 径流 面源污染
分 类 号:S18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