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针刺对脑梗死后痉挛期患者脑功能重塑作用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A research of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n the effects of acupuncture on brain reorganization in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at spasm stag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董培[1] 崔方圆[1] 谭中建[2,3] 蒋根娣[2,3] 张华[1] 邹忆怀[1]

机构地区:[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神经内科,北京100700 [2]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3]东直门医院放射科

出  处:《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基  金:国家自然基金(30672690);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060026009)资助

年  份:2010

卷  号:25

期  号:6

起止页码:507-51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S、CSCD、CSCD_E2011_2012、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观察健康人及脑梗死后左侧偏瘫患者执行左侧上肢运动及针刺左侧阳陵泉穴后的激活区分布特点,初步探讨脑梗死后痉挛期脑功能重塑的特点及针刺阳陵泉对其影响的机制。方法:观察8例健康人及5例脑梗死后左侧偏瘫患者。试验1:分别对正常组及偏瘫组进行左侧上肢运动。试验2:分别对正常组及偏瘫组针刺左侧阳陵泉穴。两个试验均采用组块设计模式,运用BOLD-f MRI技术及Brain Voyager软件分析方法显示激活情况。结果:正常组执行运动任务出现右侧初级感觉运动皮质及双侧小脑的明显激活;正常组针刺左侧阳陵泉穴出现左侧小脑、两侧中央后回和顶下小叶的激活;偏瘫组执行运动任务,双侧大脑皮质均有明显激活,包括双侧初级感觉运动皮质(SM1)、运动前区(PMC)和次级运动区(PPC)、双侧丘脑、小脑蚓部、双侧小脑、右侧岛叶、壳核,以及健侧苍白球;偏瘫组针刺左侧阳陵泉穴出现中脑、左侧大脑皮质的运动前区和次级运动区的激活。结论:脑梗死后痉挛期脑功能重塑的机制在于通过功能区的转移和次级功能区的功能代偿,而针刺阳陵泉穴主要作用于锥体外系,通过调节中枢神经递质的释放,缓解痉挛状态。

关 键 词:脑梗死 脑功能重塑 针刺 功能磁共振成像

分 类 号:R24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