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干细胞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reatment of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with MSCs interventional therap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杭州310006 [2]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省中医骨伤研究所
基 金:基金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项目(20052003)
年 份:2010
卷 号:30
期 号:6
起止页码:600-60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 观察干细胞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 毕格犬18只,随机分为三组:A组(对照组)、B组(右归饮组)、C组(干细胞介入组)各6只.通过液氮冷冻法,建立毕格犬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分离、培养并标记骨髓问质干细胞.造模后3周,B组给予右归饮灌胃,A组与C组以蒸馏水灌胃;C组动脉灌注标记后的骨髓间质干细胞(5×106~1×107/ml)1 m1,A组及B组灌注生理盐水.治疗后4周及8周观察股骨头大体、影像学、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股骨头供血血管的数量、直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VEGF、Brdu的阳性表达,通过RT-PCR测定VEGF、TGF-β、OPG、RANKL的表达.结果 C组供血血管分支增粗、增多,阻塞血管再通,血管数量增多、直径增大.B组、C组关节软骨、骨小梁的结构和形态较A组改善;免疫组化检测C组VEGF阳性表达率较A组及B组高;RT-PCR检测C组VEGF、TGF-β、OPG表达量较A组及B组多.结论 干细胞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一定疗效,能改善坏死股骨头血供、促进骨坏死修复.实验结果可为早期治疗股骨头坏死、预防病灶塌陷提供理论依据.
关 键 词:股骨头坏死 间质干细胞移植 右归饮
分 类 号:R681.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