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晚新生代青藏高原的隆升与东亚环境变化  ( EI收录)  

UPLIFT OF THE QINGHAI—XIZANG (TIBETAN) PLATEAU AND EAST ASIA ENVIRONMENTAL CHANGE DURING LATE CENOZOIC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施雅风[1,2,3,4,5,6] 李吉均[1,2,3,4,5,6] 李炳元[1,2,3,4,5,6] 姚檀栋[1,2,3,4,5,6] 王苏民[1,2,3,4,5,6] 李世杰[1,2,3,4,5,6] 崔之久[1,2,3,4,5,6] 王富保[1,2,3,4,5,6] 潘保田[1,2,3,4,5,6] 方小敏[1,2,3,4,5,6] 张青松[1,2,3,4,5,6]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 [2]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 [3]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4]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5]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系 [6]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系

出  处:《地理学报》

基  金:国家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项目

年  份:1999

卷  号:54

期  号:1

起止页码:10-2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1996、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青藏地区在第三纪青藏地区经过二次隆升与夷平的旋回,在25MaBP~17MaBP高原面隆升达到2000m左右高度,和当时大陆与海洋环境耦合,激发了亚洲季风,替代了先前的行星风系,导致第三纪中期我国环境大变化。此后高原面夷平降低,夏季风减弱,3.4Ma以来高原整体快速隆起,2.5MaBP开始中国北部黄土堆积。0.8MaBP~0.5MaBP高原面上升至3000m~3500m左右。与地球轨道转型导致的降温耦合,进入冰冻圈。冰川面积超过500000km2,我国中东部降水为现代2倍~3倍,西部已很干旱。高原积雪形成强大的冷源,沙漠、黄土面积扩大。150ka以来,4处连续记录显示了晚更新世以来青藏地区新构造上升与气候环境变化及其特点。

关 键 词:青藏高原 构造隆升 环境变化 晚新代  古环境

分 类 号:P542.1] P531[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