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巴格毛德油页岩中稀土元素特征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Rare earth el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Bagemaode oil shale, Inner Mongolia,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柳蓉[1,2] 刘招君[1,2] 郭巍[1,2] 陈会军[1] 胡晓峰[1] 周人杰[1]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61 [2]吉林大学东北亚生物演化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61

出  处:《地球化学》

基  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新教师基金课题)(200801831098);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811013);国土资源部"十一五"重大科技创新项目(20080106-1);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青年科研基金)(20090167)

年  份:2010

卷  号:39

期  号:4

起止页码:364-37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S、CSCD、CSCD2011_2012、JST、RCCSE、RSC、ZGKJHX、核心刊

摘  要:油页岩中的稀土元素(REE)研究不仅可以用于解决岩石地质成因,提供物质来源信息,而且可以对REE含量进行资源评价,有利于油页岩的综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测试并分析了银额盆地巴格毛德凹陷中生界白垩系下统巴音戈壁组(K1b)巴格毛德油页岩REE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油页岩中的REE总量(∑REE)为94.8×10-6~178×10-6,平均值为126×10-6,低于其围岩的∑REE;轻、重稀土元素含量比值(∑LREE/∑HREE)为2.60~3.45,平均值为3.10。(La/Yb)N为0.57~1.02,平均值为0.89,表明油页岩中LREE、HREE分异不明显,LREE相对HREE富集,属于LREE低度富集型。Eu表现为明显负异常,Ce表现为微弱的正异常,表明了油页岩形成于还原的古湖泊环境。油页岩样品∑REE与其微量元素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油页岩中的REE主要来自陆源碎屑沉积。油页岩样品δCe与δEu、δCe与∑REE均无明显的相关关系,表明成岩作用对REE的影响十分有限,研究区油页岩的成岩阶段处于未成熟阶段。

关 键 词:油页岩 REE 古湖泊环境  成岩阶段 巴格毛德  

分 类 号:P595] P618.112[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