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屈光参差性与斜视性弱视皮层损害的功能磁共振视网膜脑图对比研究    

Comparison of deficits in visual cortex between anisometropic and strabismic amblyopia by fMRI retinotopic mapp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贾传海[1] 卢光明[1] 张志强[1] 汪泽[3] 黄伟[4] 马飞[2] 尹婕[2] 黄振平[2] 邵庆[5]

机构地区:[1]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科,210002 [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眼科,210002 [3]南京市东南眼科医院斜视与弱视科 [4]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影像中心 [5]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

出  处:《中华医学杂志》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0600)

年  份:2010

卷  号:90

期  号:21

起止页码:1446-145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 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视网膜脑图技术,对比研究屈光参差性弱视与斜视性弱视皮层功能损害的发生机制.方法 2009年1-10月,以1.5 T MRI系统分别采集9例健康自愿者、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和南京东南眼科医院10例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和10例单眼斜视性弱视患者对视网膜脑图刺激和6epd空间频率、50%对比度的黑白光点刺激的视觉皮层功能数据,对正常对照组主导眼、屈光参差性弱视组弱视眼及斜视件弱视组弱视眼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屈光参差性弱视组、斜视性弱视组的弱视眼及健眼分别行配对t检验,分析比较屈光参差性弱视组与斜视性弱视组的初、高级视觉皮层功能区损害情况,并对两种类型弱视的初、高级皮层损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屈光参差性弱视眼平均反应T值在V1、V2、V3、Vp、V7区低于对照组主导眼(P〈0.05,P值分别为0.018、0.007、0.002、0.000、0.025),与本组健眼比较结果一致(P〈0.05,P值分别为0.035、0.007、0.020、0.009、0.023);斜视性弱视眼反应T值在V1、V2、Vp区低于对照组主导眼(P〈0.05,P值分别为0.010、0.007、0.003),在V2、Vp区低于本组健眼(P〈0.05,P值分别为0.026、0.009),两种比较结果不一致.屈光参差性弱视眼反应T值在V7区低于斜视性弱视组患眼(P〈0.05,P=0.048),其他各区两组弱视患眼反应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种类型弱视高级皮层损害与初级皮层损害无因果关系(P〉0.05).结论 屈光参差性弱视与斜视性弱视在初级、高级视觉皮层均存在功能损害,高级视觉皮层的功能损害除因初级皮层损害导致高级皮层激活减低以外,可能还存在更为复杂的神经机制.斜视件弱视在初级视觉皮层除与屈光参差性弱视一样具有视觉神经元的功能损害和(或)神经元之间异常的相瓦作用外,可能还存在健眼对

关 键 词:磁共振成像  弱视 斜视 视网膜脑图  

分 类 号:R777.4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