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京郊历史文化村落公共空间的形成动因、体系构成及发展变迁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戴林琳[1] 徐洪涛[2]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2]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出  处:《北京规划建设》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事件及事件旅游(E&ET)作用下的京郊村镇空间;文化及经济响应研究"资助;批准号:40801048

年  份:2010

期  号:3

起止页码:74-7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普通刊

摘  要:公共空间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学和政治哲学领域,指的是公众可以自由进入、进行日常交往与参与公共事务的公共场所的总称。由于其具有社会空间和建成空间的双重性质,受到了社会学、建筑学、经济学、心理学及地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广泛关注。公共空间作为一种社会空间,其本质属性是为所有人服务的公共性,即为大众提供开放而平等的社会生活、公众交往、交流、信息交换、政治参与的平台,承担一定的超越物质实体之上的功能;其次,公共空间作为一种建成空间,

关 键 词:公共空间 历史文化 村落 变迁  社会空间 公共场所  公共事务 社会生活  

分 类 号:TU98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