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广东与海南养殖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与特性分析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s of Streptococcus agalactiae Isolated from Tilapia Cultured in Guangdong and Hainan Provinc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卢迈新[1] 黎炯[1,2] 叶星[1] 邓国成[1] 江小燕[1] 田园园[1] 赖翠玲[1]

机构地区:[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80 [2]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201306

出  处:《微生物学通报》

基  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No.2006BAD01A1201);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No.nycytx-48-4);广东省农业重点项目(No.2009B020201003);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No.3-49);农业部"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项目(No.2010-C26);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No.A200899B02);广东省重大科技兴渔项目(No.B200701A06)

年  份:2010

卷  号:37

期  号:5

起止页码:766-77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IC、JST、PROQUE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从中国广东、海南罗非鱼主养区发生爆发性疾病的多个养殖场的罗非鱼病鱼体上,分离到多株致病菌株。人工感染试验显示分离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力,有多株经腹部注射分离细菌浓度为1×106CFU/mL时可使100%的受感染鱼死亡,选择其中7株强毒株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与鉴定。不同菌株对药物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与菌株来源无相关性,29种抗生素中对13种敏感、7种不敏感、9种存在菌株的差异。各分离菌株均为革兰氏阳性菌,呈β溶血。采用链球菌快速鉴定系统ID32STREP、Lancefield分析及多项补充生理生化鉴定结果,初步判断为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PCR扩增16S rRNA基因和GBS-specific gene cfb(CAMP factor)基因的全长序列,BLAST分析显示所有菌株的16S rRNA基因与GenBank上登录的无乳链球菌的相应序列高度同源(>99.8%),各分离菌株间的16S rRNA基因序列也高度同源(≥99.9%?100%)。各菌株cfb基因序列高度同源(100%),BLAST显示与已知无乳链球菌的相应序列也具有高度同源性(≥99.0%)。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可判定广东与海南罗非鱼主养区2009年夏季发生的罗非鱼爆发性疾病的病原菌为无乳链球菌。

关 键 词:罗非鱼 无乳链球菌 致病性  生理生化 16SrRNA  cfb基因  药物敏感性

分 类 号:S94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