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西黑冠长臂猿雄性取代前后鸣叫行为的变化
Singing behavior before and after male replacement in a western black crested gibbon group in Wuliang Mountain,Yunna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大理学院东喜马拉雅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大理671000 [2]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23
基 金:大理学院博士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67027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03CB41510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资助项目(KSCX2-SW-119)
年 份:2010
卷 号:30
期 号:2
起止页码:139-14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BIOSISPREVIEWS、CAS、CSCD、CSCD2011_2012、GEOBASE、IC、JST、PUBMED、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本文通过长时间的野外监测,首次报道了西黑冠长臂猿的一次雄性取代行为。一个研究群体(G3)中的1只亚成年雄性长臂猿在10岁左右取代了相邻群体(G2)中的成年雄性。整个取代过程持续了15d时间。雄性取代发生前,G2中雌雄的配对关系已经不稳固,这为雄性取代提供了机会。而G2与G3群的一次长时间冲突可能消耗了G2中成年雄性大量体能,这为G3中的亚成年雄性打败并取代G2中的成年雄性创造了机会。本研究在取代发生后,对新形成群体的鸣叫行为进行了连续4个月的监测。结果表明与处于稳定时期的G2群相比,新形成群体的鸣叫频次更高,但每次二重唱中雌性的平均激动鸣叫次数降低。这证明了Geissmann(1986)提出的假说,新配对的群体应该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多练习二重唱,这样导致新配对群体的鸣叫频率明显升高。虽然经历了4个月的合唱练习,新形成群体的激动鸣叫次数仍然偏低,并且两只雌性同时激动鸣叫的频次也比较低。这说明新形成的配对之间配合依然不默契,或者说明配对之间的关系还不稳定。
关 键 词:西黑冠长臂猿 雄性取代 鸣叫行为 无量山
分 类 号:Q958.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