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叶菜型甘薯蔓尖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在不同品种、部位和采收期的变化    

Variations of flavanoid contents in vine tips among different varieties,parts and time of topping of sweetpotato for vegetable-us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傅玉凡[1] 曾令江[1] 杨春贤[1] 廖志华[1] 张启堂[1]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市甘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715

出  处:《中国中药杂志》

基  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1A06-2);农业部公益性行业计划项目(nyhyzx07-012-14)

年  份:2010

卷  号:35

期  号:9

起止页码:1104-110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1_2012、EMBASE、IC、IPA、JST、PUBMED、RCCSE、RSC、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研究叶菜型甘薯蔓尖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在不同品种、部位和采收期的变化。方法:在全国叶菜型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重庆点,测定和分析莆薯53、广菜薯2号和福薯7-63个品种蔓尖的叶片、叶柄和茎3个部位在6个采收时期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及其变化。结果:莆薯53、广菜薯2号和福薯7-6蔓尖黄酮类化合物质量分数在采收期间的变化分别介于9.60~19.98,12.93~25.08,9.33~25.16mg.g-1,品种之间有显著差异;3个品种叶片的平均质量分数在采收期间的变化为3.66~11.09mg.g-1,显著高于茎(4.03~7.79mg.g-1),茎显著高于叶柄(2.20~5.26mg.g-1);采收前期蔓尖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采收后期。结论:在叶菜型甘薯的品种选育、栽培和产业化等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其蔓尖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在不同的品种、不同的部位和不同的采收时期的显著差异。

关 键 词:叶菜型甘薯 黄酮类化合物 采收期

分 类 号:R284[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