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滨州北部贝沙堤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iological Diversity of Shell Bar in the North of Binzhou and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艳云[1] 田家怡[2] 孙景宽[1] 胡相明[3]

机构地区:[1]滨州学院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山东滨州256603 [2]滨州学院科研处,山东滨州256603 [3]滨州学院城市与环境系,山东滨州256603

出  处:《水土保持研究》

基  金:2006年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沿岸贝壳堤脆弱生态系统退化机理与恢复技术"(Y2006D01);滨州市2009年科学技术发展计划资助项目"无棣贝沙堤植被群落特征与多样性研究";滨州学院青年人才创新工程"滨州北部沿海贝沙堤植物多样性研究"(BZXYQNLG200724)

年  份:2010

卷  号:17

期  号:2

起止页码:136-14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SCD、CSCD_E2011_2012、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滨州无棣贝沙堤作为天然的防潮大堤,在保护人类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孕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贝沙堤面临着萎缩,植物多样性减少,部分物种面临灭绝,通过对滨州北部无棣贝沙堤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了王子堡、大河口地区植被的物种组成和分布特点,在调查样地共发现砂引草、芦苇等20种植物和7种群落类型。通过相关分析,贝沙堤中的水溶性碳、水溶性氮对植被物种丰富度、生物多样性指数、生物量和盖度有显著性影响,而含盐量、含水量、速效钾、速效磷含量对植被群落结构没有明显影响。此外,由于人为因素的干扰,王子堡地区与大口河地区的物种分布、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存在差异显著。由此可见,人类活动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今后的植被恢复工作中,应减少人为干扰。

关 键 词:贝沙堤  植物群落 生物多样性

分 类 号:Q143[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X17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