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县域可达性区域划分及其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 EI收录)  

The County Accessibility Divisions in China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振波[1] 徐建刚[1] 朱传耿[2] 祁毅[1] 徐璐[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210093 [2]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徐州221116

出  处:《地理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0871261;4067105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06BJL058);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CX08B_013Z)~~

年  份:2010

卷  号:65

期  号:4

起止页码:416-42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RDFYBKZL(收录号:430718)、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可达性空间划分是交通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分析其与人口布局的关系,对当下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借助GIS 软件平台,运用栅格成本加权距离算法,计算全国县 (市、区) 域单元的空间可达性并进行区域划分,进而探讨中国大区域交通可达性与人口分布的关系,揭示不同交通条件和不同区域类型中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内在机制,为区域规划、交通规划和中国人口配置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①栅格成本加权距离算法可以实现空间可达性概念从定性描述转向定量计算的精确转换;②中国县域可达性以低值为主,具有圈层状和"反自然梯度"空间结构,"黑河—腾冲"线为明显分界线;③中国大陆分为3大区:可达性高值区、可达性中值区、可达性低值区。可达性中值区又可分为东南诸省亚区、陕甘宁晋亚区、吉林亚区;可达性低值区分为云川渝亚区、蒙黑亚区、新疆亚区、青藏亚区;④国家区域范围内县域可达性与人口密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2.5小时圈是目前中国可达性与人口集聚产生作用的最远距离;中国县域可达性越高的区域,可达性对人口集聚产生作用圈就越大,而可达性值与人口数量的相关性越小,说明交通条件对落后地区人口集聚所起到的作用远远大于发达地区。

关 键 词:县域 空间可达性  人口集聚 栅格成本加权距离  中国  

分 类 号:C924.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