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内蒙古大兴安岭乌奴耳地区泥盆纪的两个牙形刺动物群
TWO DEVONIAN CONODONT FAUNAS FROM ONOR AREA IN THE GREAT XING'AN RANGE OF INNER MONGOLIA,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 长春市西民主大街6号,长春130026 [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210008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资助基金项目“地质环境及生物演化与海相优质烃源岩形成”(40839910);“东北地区晚古生代海相地层分布、沉积环境恢复与烃源岩研究“项目(G080006-ZS-324)的资助
年 份:2010
卷 号:27
期 号:1
起止页码:13-3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BIOSISPREVIEWS、CSCD、CSCD2011_2012、JST、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在大兴安岭乌奴耳地区发现两个牙形刺动物群。一个采自北矿组,牙形刺Caudicriodus angulatus cf.cauda指示北矿组的时代为Eifelian早期。另一个样品采自霍博山组(大民山组)上部的角砾岩层,产有牙形刺的混合动物群。Palmatolepis hassi,Pal.ljashenkovae,Pal.kireevae,Pal.subrecta,Polygnathus decorosus,Icriodus ex-pansus,I.symmetricus等牙形刺主要来自Frasnian晚期晚rhenana带。而Ancyrodella binodosa,Ancyrodella nodosa,Schimitognathus cf.hermanni则主要来自Gevitian期晚期和Frasnian期早期;Ancyrognathus ubiquitus是重要的事件种,见于linguiformis带至早triangularis带(F/F界线层);这个角砾岩层最后形成的时代可能是早triangularis带,含有多层位的再沉积的牙形刺。文中共描述了牙形刺11属22种,包括2个未定新种和1个未定种。
关 键 词:牙形刺 混生动物群 泥盆纪 法门期 大兴安岭 内蒙古
分 类 号:Q91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