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贵州东南部喀斯特汞金矿带苔藓植物及其重金属富集特征    

Bryophytes and its heavy metal accumulation in mercury-gold ore belt in the karst area of southeast Guizhou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荣相[1] 张朝晖[1,2]

机构地区:[1]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1 [2]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出  处:《中国岩溶》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基No.30860025];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优秀项目[人社厅(2008)86号];贵州省中长期科技规划重大专项和重点领域基础培育项目[黔教科(2008)012号]

年  份:2010

卷  号:29

期  号:1

起止页码:41-4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_E2011_2012、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ROQUE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贵州东南部的三(三都)—丹(丹寨)汞金矿带是以喀斯特地质为背景,以卡林型汞金矿为主的多金属矿带。长期汞矿的开采和冶炼,导致当地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通过对矿带上各种典型生境苔藓植物标本的采集、整理及鉴定,共发现了苔藓植物13科26属58种,其中丛藓科和真藓科为优势科。对汞金矿带上占优势的南亚石灰藓Hydrogonium consanguineum、狭网真藓Bryum algovicum、小石藓Weisia controversa、刺叶真藓Bryum lonchocaulon、皱叶毛口藓Trichostomum crispulum、狭叶小羽藓Haplocladium angustifolium、亮叶绢藓Entodon aeruginosus和黑扭口藓Barbula nigrescens等8种苔藓及基质的Cd、Pb、Cu、Zn、Ca、Mg、As、Hg等8种金属元素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8种苔藓体内元素含量最高是Ca,其次是Mg,最低的是Cd。Hg-Zn(P<0.01)存在极显著正相关;Hg-Pb(P<0.05)存在显著正相关性;而As-Cd(P<0.05)则存在显著负相关。应用富集系数分析,表明了矿带上8种苔藓对Cu均有一定的富集作用,小石藓对Hg、Cd、Cu、Zn等4种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狭网真藓对Hg、As、Cu、Pb等4种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大于1,表明这两个物种对汞金矿带上重金属污染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是矿带上生态恢复、矿区综合治理的适宜物种。

关 键 词:苔藓植物 喀斯特  富集系数  重金属污染 汞金矿带  

分 类 号:Q948.116[植物生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