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莱州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Distribution and pollution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s in surface sediment in Laizhou Ba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罗先香[1] 张蕊[1,2] 杨建强[3,2] 刘汝海[1] 唐伟[3,2] 闫琴[1]

机构地区:[1]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266100 [2]国家海洋局海洋溢油鉴别与损害评估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33 [3]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山东青岛266033

出  处:《生态环境学报》

基  金:海洋公益性重点资助项目(20080508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06045);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7GG10005013)

年  份:2010

卷  号:19

期  号:2

起止页码:262-26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SCD、CSCD2011_2012、ZGKJHX、核心刊

摘  要:莱州湾属半封闭海湾,水体交换能力较弱,受多条河流入海影响,污染日趋加重。根据区域特征,于2008年5月对莱州湾30个采样点表层沉积物中的Cu、Pb、Zn、Cd、Hg、As、粒度和总有机碳进行测定,探讨了重金属含量和污染特征与粒度、总有机碳间的相关关系,利用污染评价法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进行污染和风险分析。结果表明:重金属平均含量较低,大部分低于国家海洋沉积物一类标准。Cu、Pb、Zn、Cd和As在莱州湾中部区域出现高值区,同时Cd在小清河口、Hg在莱州湾东部出现高值区。Cu、Pb、Zn、Cd、As重金属之间(除了Cd和As之间)及与沉积物粘土、有机碳含量之间显著正相关。莱州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单因子污染程度总体较轻,属于低污染水平,污染程度排序为Cd>Pb>Zn>Cu>As>Hg,约30%的站位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大于5,达到中等污染水平,主要分布于小清河口、莱州湾中部和东部区域。莱州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总体处于较低水平,风险排序为Hg>Cd>As>Pb>Cu>Zn,风险指数高值区出现在莱州湾东部区域,主要受Hg的高风险水平影响。

关 键 词:莱州湾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分布特征  潜在生态风险价  

分 类 号:X142] X50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