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疲劳性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s and their elements in people with subhealth fatigu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天芳[1] 王佳佳[1] 薛晓琳[1] 韩萍[2] 张雅静[1,2] 李冠儒[1] 吴秀艳[1] 赵燕[1] 唐利龙[3] 刘豫玥[1] 睢丛璐[1] 付晨[1] 尚永梅[1] 周波[1]

机构地区:[1]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100029 [2]北京小汤山医院体检中心,北京102211 [3]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宁夏银川750004

出  处:《中西医结合学报》

基  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No.2006BAI13B05)

年  份:2010

卷  号:8

期  号:3

起止页码:220-22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CSA-PROQEUST、EMBASE、IC、PUBMED、SCOPUS、普通刊

摘  要:目的:探讨疲劳性亚健康状态的常见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方法:通过临床调查,运用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收集符合疲劳性亚健康状态判定标准者的中医症状。参照《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等相关标准,由两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根据每一位疲劳性亚健康状态者的表现进行辨证,并对辨证结果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495例疲劳性亚健康状态者的辨证结果共计81种,经过拆分后共获得24个证候类型,其中排在前10位的分别为肝郁脾虚证、肝气郁结证、肝火炽盛证、肝胃不和证、脾虚湿阻证、心脾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胆郁痰扰证和痰热内扰证。提取证候要素共计17个,其中病位类证候要素7个,分别为肝、脾、肾、胃、心、胆、肺;病性类证候要素10个,分别为气滞、气虚、热(火)盛、湿阻、痰阻、阴虚、气逆、阳虚、血虚和血瘀。结论:疲劳性亚健康状态者的证候类型较多,涉及虚证、实证和虚实夹杂证;病位类证候要素涉及5个脏与2个腑,以涉及肝、脾的证候最为多见;病性类证候要素虚实均有涉及,实以气滞最多见,虚以气虚最多见。

关 键 词:亚健康 疲劳  证候 证候要素

分 类 号:R259[中西医结合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