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肥力麦田水氮交互效应与耦合模式研究    

Studies on Interactive Effect and Coupling Model of Irrigation and N Application in Different Fertility Wheat Field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介晓磊[1] 韩燕来[1] 谭金芳[1] 彭华[1] 高文红[2] 张化平[2] 王立河[3] 王喜枝[3]

机构地区:[1]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02 [2]河南省济源市农业局,河南济源454600 [3]河南省农业学校,河南中牟451450

出  处:《作物学报》

基  金:国家"九五"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

年  份:1998

卷  号:24

期  号:6

起止页码:963-97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1996、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BSCO、FSTA、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研究黄潮土上两种肥力麦田水氮交互效应的结果表明:在供试条件下,高肥力麦田灌水及水氮交互效应下显著,氮肥效应虽显著,但效应值很低,水氮增产潜力小。中高肥力麦田中,水氮增产潜力大,尤其是氮肥效应极为显著,水氮间存在负互作用;灌水不足会降低小麦产量和氮肥肥效,通过增施氮肥可一定程度弥补水分不足而提高产量;改善灌水条件可促进氮肥肥效的发挥,从而降低小麦最高产量施氮量;大水大肥不利于小麦产量和肥水利用率的提高。在高肥力麦田常规灌溉制度下,以施纯氮10~13 kg·mu^1为宜,可获得550~580 kg·mu^1的小麦产量;在中高肥力麦田,灌1~3水,以施氮16~20kg·mu^1为宜,可获500kg·mu^(-1)以上的小麦产量。通过水氮最佳耦合,在高肥力麦田保证最高成穗数,在中、高肥力麦田保证最作穗数和穗粒数,是提高小麦产量的关键。

关 键 词:麦田 肥力 水氮交互  耦合模式  

分 类 号:S511.06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