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栽培方式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与分配特性影响的研究    

Studies on influence of cultivation patterns on characteristics of nitrogen utilization and distribution in ri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梁天锋[1] 徐世宏[2,3] 刘开强[1] 王殿君[1] 梁和[1] 董登峰[1] 韦善清[1] 周佳民[1] 胡钧铭[1] 江立庚[1]

机构地区:[1]广西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5 [2]广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广西南宁530022 [3]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北京100083

出  处:《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560066);教育部重点项目(207086);广西科学基金项目(0640020)资助

年  份:2010

卷  号:16

期  号:1

起止页码:20-2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B、CAS、CSCD、CSCD2011_2012、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2006和2007年,在桶栽条件下,以早稻(三系籼型杂交稻金优253)为试材,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稻草还田免耕、免耕、稻草还田常耕、常耕4种栽培方式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与分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稻植株吸收的氮肥数量及其在体内的分配与土壤耕作方式密切相关;免耕提高了水稻对肥料氮的吸收比率及在子粒和根中的分配比率,但降低了在叶和茎中的分配比率。2)免耕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总量与常耕水稻差异不显著,但免耕水稻吸收的氮素中来源于肥料的比例比常耕水稻的大;免耕水稻的氮肥回收效率高于常耕水稻,但氮素的稻谷生产效率差异不明显。3)稻草还田对氮肥的吸收利用有显著的影响。免耕条件下,稻草还田降低了基肥和分蘖肥氮素的积累量,增加了穗肥氮素积累量,氮肥总积累量呈下降趋势;常耕条件下,稻草还田提高了各个时期的肥料氮素积累量,氮肥的总积累量增加显著。4)稻草还田提高了免耕水稻和常耕水稻产量,2007年其差异达显著水平。免耕条件下稻草还田降低了氮素的回收效率,但常耕条件下稻草还田提高了氮肥的回收效率。

关 键 词:水稻 15N示踪技术  免耕 常耕 氮素利用

分 类 号:S511.01] S34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