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东秦岭钼、金多金属矿区域成矿系统与成矿预测    

Metallogenic System and Prediction of Mo-Au Polymetallic Deposits in East Qinl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肖荣阁[1] 白凤军[1,2] 原振雷[3] 冯建之[4] 张宗恒[5] 刘国印[6]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2]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总院,河南郑州450052 [3]河南省国土资源科学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16 [4]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调查队,河南洛阳471023 [5]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河南郑州450016 [6]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河南郑州450001

出  处:《现代地质》

基  金:河南省科学技术厅"东秦岭(河南段)钼矿床类型及评价标志"项目(豫财建[2007]262号)

年  份:2010

卷  号:24

期  号:1

起止页码:1-1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S、CSCD、CSCD2011_2012、GEOREFPREVIEWDATABASE、J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以区域成矿理论为基础,将东秦岭构造带划分为华北古陆南缘、北秦岭造山带、南秦岭造山带和扬子古陆等4个构造单元,其间商丹缝合断裂带分割南北秦岭造山带,形成华南古陆和华北古陆的分界,区内断裂构造及燕山期岩浆岩发育。研究区位于台地边缘,具有基底和盖层二元台地沉积结构,基底太古宇太华岩群变质岩和盖层熊耳群火山岩及燕山期岩浆岩构成区内重要的矿源岩。根据东秦岭地区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矿源岩的基本特征是亏损铜,而钨和钼、铅和锌、金和银则分别在不同的物源岩中富集。研究区内矿产资源丰富,以热液成因钼、金多金属矿床为主,根据成矿流体成因及其与地质作用的关系,划分为3个成矿系统,即岩浆热液作用成矿系统、火山热液作用成矿系统及构造热液作用成矿系统,其分别与燕山期岩浆热液、熊耳期火山热液及中生代构造热液活动有关。根据燕山期岩浆岩、熊耳期火山机构及中生代的区域构造性质,分别预测了研究区内重点成矿区域。

关 键 词:东秦岭 钼、金矿  矿源岩 成矿系统 成矿预测

分 类 号:P618.6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