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农用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对家蚕的毒性研究    

An Investigation on Toxicity of the Agricultural Pesticide Chlorantraniliprole to the Silkworm,Bombyx mori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伟国[1] 董瑞华[1] 孙海燕[1] 戴建忠[1] 朱浩龙[1] 吴福安[2]

机构地区:[1]浙江省海宁市蚕桑技术服务站,浙江海宁314400 [2]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江苏镇江212018

出  处:《蚕业科学》

基  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蚕桑)

年  份:2010

卷  号:36

期  号:1

起止页码:84-9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B、CAS、CSCD、CSCD_E2011_2012、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氯虫苯甲酰胺(Chlorantraniliprole)独特的杀虫原理和优良的杀虫效果使其迅速成为大田作物害虫防治的主要药剂之一。采用食下、内吸和熏蒸等方法,并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氯虫苯甲酰胺对家蚕的毒性效应。食下毒力试验结果经Pearson拟合度检验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3龄起蚕的食下致死中浓度(LC50)为4.090 5×10-3mg/L,致死中量(LD50)为1.143 5×10-8mg/头;药剂在常规浓度下对家蚕无熏蒸毒性;1.25×10-4mg/L稀释药液对桑树根灌和喷叶处理,表现极强的根部、叶部和全株性内吸传导特性;药液对家蚕的残毒期很长,1.25×10-4mg/L稀释药液田间喷雾桑叶,间隔60 d后采叶饲喂3龄和5龄蚕的死亡率均为100%,且中毒反应极快,添食毒叶后1~5 h出现中毒症状,经停止食桑、静伏、少量吐液、蚕体萎缩等过程后陆续死亡。根据试验结果建议农药管理部门尽快采取措施,确保该杀虫剂在防治其它农作物害虫时,减少对养蚕业的影响,蚕区最好禁用该杀虫剂。

关 键 词:农用杀虫剂 氯虫苯甲酰胺 毒性 家蚕

分 类 号:S482.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