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黄土丘陵区降水-土壤水-地下水转化实验研究  ( EI收录)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precipitation-soil water-groundwater transformation in loess hilly reg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徐学选[1,2] 张北赢[3] 田均良[1,2]

机构地区:[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712100 [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712100 [3]徐州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出  处:《水科学进展》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0502007);中科院西部行动计划资助项目(KZCX2-XB2-05)~~

年  份:2010

卷  号:21

期  号:1

起止页码:16-2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收录号:20101512841483)、IC、JST、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通过对黄土丘陵区燕沟流域2005~2007年雨季的多次降水、0~400cm土层土壤水、沟道地表水、地下水(泉水、井水)水样中D和^18O采样分析,研究了该区降水、土壤水、地表水、地下水的转化关系。结果认为:燕沟流域的降水线与中国、世界的降水线有明显区别,斜率和截距偏小;降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逐渐富集δD和δ^18O,且δ^18O富集速度高于δD,由D和^18O的蒸发分馏差异所致,可利用各类水体的δD和δ^18O变化情况甄别水体之间的水量转化;土壤水δD和δ^18O剖面在200cm深度处出现低值区,应是降水补给到达该深度且土壤蒸发影响逐渐衰减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在200cm以下逐渐升高则因为降水补给影响逐渐降低、土壤水本底同位素影响增强所致。由于380~400cm深层土壤水的δD和δ^18O对降水事件的响应存在,因此认为降水-地下水的转化存在,降水补给泉水的滞后期小于35d。而对井水的补给滞后时间以及土壤水对地下水的补给量还需进一步研究。

关 键 词:氢氧同位素 降水线  降水-土壤水-地下水转化  实验研究  黄土丘陵区

分 类 号:S152.7] P34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