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技术进步——基于拉—费模型的理论机制与西部地区八个样本村的微观证据    

The Migration of Surplus Labor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in China's Agricultural Sector——The Theoretical Mechanism Based on Ranis-Fei Model and Micro Evidence from Eight Rural Villages in West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开军[1] 贺彩银[2] 张永丽[1]

机构地区:[1]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2]西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出  处:《产业经济研究》

基  金:张永丽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劳动力流动对流出地的影响及相关政策研究"(项目编号:07BJL026);西北师范大学"第三期知识与科技创新工程项目"(项目编号:NWNU-KJCXGC-03-3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年  份:2010

期  号:1

起止页码:1-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SCI、CSSCI2010_2011、NSSD、RCCSE、RWSKHX、ZGKJHX、普通刊

摘  要:借助于对拉尼斯—费景汉模型的扩展,本文分析了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业部门技术进步的作用机制和长短期影响。本文认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会通过资金、劳动间的替代效应,引起渐进累积的资本偏向型技术创新,在短期增加农业产出,在长期形成农业生产的资本深化过程。运用西部地区八个样本村的农户微观调查数据,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估计结果较好地反映了这一机制。

关 键 词:农业剩余劳动力 资本偏向型技术创新  农业技术进步 随机前沿生  产函数  

分 类 号:F240] F061.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