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TRMM卫星对一次华南飑线的闪电活动及其与降水结构的关系研究    

TRMM-Based Study of Lightning Activity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Precipitation Structure of a Squall Line in South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袁铁[1,3] 郄秀书[2]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2]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实验室,北京100029 [3]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730000

出  处:《大气科学》

基  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2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32501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IAP07310

年  份:2010

卷  号:34

期  号:1

起止页码:58-7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IC、INSPE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利用热带测雨计划任务卫星(TRMM)的测雨雷达(PR)、闪电成像仪(LIS)和微波辐射计(TMI)资料,研究了2005年5月6日发生在我国华南的一次强飑线过程的闪电活动及其与降水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飑线系统中对流降水面积仅为层云的一半,但是总降水率却远大于层云的总降水率。绝大多数闪电发生在对流区,有少数闪电出现在层云区域。在6km高度上,闪电发生附近的最大雷达反射率因子主要集中在35~50dBZ区间,峰值频数在40~45dBZ,35dBZ以下较少。研究还表明,对流单体的最大雷达反射率垂直廓线可以很好地指示单体的闪电频数和对流发展强度。对闪电与微波亮温的研究表明,大多数闪电发生在低亮温区域,特别是低于200K亮温区,而在240~260K的区域也可观测到少量闪电,这一般对应于飑线的层云区域。结合2003年4月17日黄淮地区的另一次强飑线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单体尺度上,总闪电频数和冰相降水含量之间表现出非常密切而稳定的关系,相关系数达0.92。总闪电频数和冰相降水含量之间的稳定关系在中尺度数值模式中闪电资料的同化和飑线系统的闪电参数化研究中均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关 键 词:飑线 闪电 降水结构 冰相降水含量  TRMM卫星

分 类 号:P427[大气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