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幔源铀成矿作用的地球化学证据——以下庄小水“交点型”铀矿床为例    

Geochemical evidences for mantle-derived uranium metallogenesis:A case study of Xiaoshui intersection-type uranium deposit in Xiazhuang are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正其[1,2] 李子颖[2] 吴烈勤[3] 陈国胜[4]

机构地区:[1]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13 [2]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29 [3]核工业290研究所,广东韶关512026 [4]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02

出  处:《铀矿地质》

基  金:国防基础科研基金(项目编号:A0120060596);核工业地质调查项目(编号:200553)共同资助

年  份:2010

卷  号:26

期  号:1

起止页码:24-3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CSCD、CSCD_E2011_2012、J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文章以小水铀矿床为例,探讨了下庄矿田"交点型"铀矿成矿物质来源。研究表明:(1)小水"交点型"铀矿床矿石主要由沥青铀矿、方解石和萤石等矿物组成,方解石产于矿脉两壁,萤石和沥青铀矿沉淀于矿脉中间部位;(2)沥青铀矿年龄为71.8~75.2 Ma,与围岩基性脉岩(120~100Ma)之间存在较大的矿岩时差;(3)萤石中流体包裹体的δD为-124.44‰^-97.08‰,δ18OSMON为7.40‰~11.02‰,具有幔源同位素组成特征;(4)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上,矿石与辉绿岩表现出相似性,与下庄花岗岩则具有明显的差异。笔者认为,下庄矿田小水"交点型"铀矿床成矿流体中的矿化剂来自地幔,铀源可能直接来自与辉绿岩具有相似源区性质的富集地幔;推测铀的沉淀成矿与富含CO2、F、H2S、U等组分的超临界态成矿流体在临界点附近发生沸腾作用相关。

关 键 词:“交点型”铀矿床  地球化学 富集地幔 下庄铀矿田

分 类 号:P59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