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大鼠正常脑组织伽玛刀照射后MRI表现及GFAP表达的实验研究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expression of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and MRI imaging changes in the normal Wistar rat brains after Gamma knife radiosurger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鹏[1,2] 于金明[2] 朱玉存[1] 程勋全[3] 杨渭川[1] 葛锐[1] 王自勇[1] 乔飞飞[1]

机构地区:[1]合肥仁济肿瘤医院伽玛刀研究中心,安徽合肥230022 [2]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肿瘤防治院放疗科 [3]安徽省立医院放射治疗科

出  处:《中国实验诊断学》

基  金:卫生部课题(WKJ2005-3-006)

年  份:2010

卷  号:14

期  号:1

起止页码:23-2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研究伽玛刀(Gamma knife)照射大鼠尾状核后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随时间的变化,探讨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与放射损伤的关系以及放射性损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40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30只大鼠接受MASEP-SRRS型伽玛刀8mm准直器以50Gy(50%等剂量线)照射大鼠右侧尾状核。照射后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不同组别的大鼠分别在照射后第1,4,12周深度麻醉下断头取出脑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GFAP的表达,并使用梯度柱法测量脑组织的比重。大鼠处死前接受1.5TMRI轴位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MRI提示照射后第12周可发现受照大鼠尾状核T2相可见受照区信号增高,增强T1相可见受照区强化明显。对照组大鼠脑组织内均匀散在分布少数GFAP阳性细胞,轮廓清楚,星形突起纤细。照射后4周靶区内GFAP阳性细胞数目开始增多,细胞形态变得不规则。至12周时GFAP阳性细胞进一步增多,胞体变大,细胞突起粗大不规则,胞浆染色呈深棕色。照射后第4周和第12周检测到照射侧脑组织比重与对侧相比显著减轻。结论GFAP可作为衡量脑放射性损伤的指标。照射后早期即出现脑水肿反应和血脑屏障破坏。在不同时间点的病理变化可以通过MRI信号观察不同时间点的病理变化。

关 键 词: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中枢神经系统 放射损伤  

分 类 号:R-33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