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西方新概念的容受与造新字为译词--以日本兰学家与来华传教士为例    

Translating Western Concepts by Creating New Characters:A Comparison of Japanese and Chinese Attemp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沈国威[日][1]

机构地区:[1]关西大学外国语学部,日本大阪5648680

出  处:《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  份:2010

卷  号:40

期  号:1

起止页码:121-13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SA、CSA-PROQEUST、CSSCI、CSSCI2010_2011、IC、NSSD、RCCSE、RDFYBKZL(收录号:428330)、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汉字被认为是一个可以不断孳乳繁衍的开放的系统。历史上,创制新的汉字一直是应对概念增长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近代以降,日本的兰学家和来华传教士都使用汉字翻译西方的新概念。在方法论上,日本多用直译法造复合词,而中国由于化学元素名翻译的成功,造新字为译名的方法被认为更符合汉语的本质。然而,来华传教士苦心孤诣创制的大量新汉字,最终为日本直译法的复合词译名所取代。中日不同译名创制法对各自语言的近代词汇体系形成之影响表明,对于有限的语音形式,只靠增加记录语言的符号——新汉字,不可能完成新的科技术语体系的建构。

关 键 词:翻译  科技术语  汉字  传教士 罗存德  傅兰雅

分 类 号:H05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