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利用数量性状构建新疆野苹果核心种质的方法    

Study on Method of Constructing Core Collection of Malus sieversii Based on Quantitative Trai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遵春[1,2] 张春雨[3] 张艳敏[1] 张小燕[1] 吴传金[1] 王海波[1] 石俊[1] 陈学森[1]

机构地区:[1]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泰安271018 [2]河南科技学院园林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3]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长春130062

出  处:《中国农业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1679);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2006AA100108);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

年  份:2010

卷  号:43

期  号:2

起止页码:358-37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B、CAS、CSCD、CSCD2011_2012、FSTA、GEOBASE、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目的】以300份新疆野苹果实生株系为试验材料,根据叶片、花朵和果实等器官15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新疆野苹果核心种质构建的方法。【方法】采用逐步聚类法,以30%的取样比例,根据2种遗传距离(欧氏距离和马氏距离)、4种系统聚类方法(类平均法、离差平方和法、最长距离法和最短距离法)和3种取样方法(随机取样法、偏离度取样法和优先取样法)构建24个核心种质,以筛选出的最佳构建策略进一步比较7种不同取样比例(10%、15%、20%、25%、30%、35%和40%)的构建效果以确定最适宜的取样比例。【结果】(1)在新疆野苹果构建中,采用欧氏距离聚类优于马氏距离。(2)4种系统聚类方法比较表明,最短距离法优于类平均法、离差平方和法和最长距离法。(3)3种取样方法比较表明,优先取样法和偏离度取样法都能明显提高核心种质的方差差异百分率、极差符合率和变异系数变化率,均适宜于新疆野苹果核心种质的构建,前者略优于后者。(4)20%是最适宜的取样比例。【结论】以20%的取样比例,采用欧氏距离,利用最短距离法进行逐步聚类,结合优先取样法构建的核心种质最有代表性,是构建新疆野苹果核心种质的最佳方法。

关 键 词:新疆野苹果 核心种质 遗传距离  聚类方法 取样方法

分 类 号:S661.1] S5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