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地区韧性剪切带及其控矿作用研究——以巴彦温都尔金矿为例    

The Ductile Shear Zones and their Ore-Control Process in Sunitezuoqi Area,Inner Mongolia: A Case Study on Bayanwenduer Gold Deposi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袁士松[1,2] 葛良胜[1] 郭晓东[1,2] 王美娟[1] 张勇[1] 王建华[3] 龚全德[3] 徐桓[3]

机构地区:[1]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 [2]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00083 [3]武警黄金第四支队,辽宁辽阳111000

出  处:《西北地质》

基  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内蒙古二连浩特-东乌珠穆沁以金为主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编号121201033103)

年  份:2009

卷  号:42

期  号:4

起止页码:11-2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CAS、CSCD、CSCD_E2011_2012、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SCOPUS、WOS、ZGKJHX、ZR、普通刊

摘  要:对区域地质分析表明,在晚古生代,由于南北两大板块对接碰撞及其后持续挤压作用,致使区内韧性剪切带发育,由北至南形成3条大型韧性剪切带。它们对区内金矿床(点)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剪切带经历了自华力西晚期至燕山早期3个韧性变形时期,每个时期均伴随不同阶段金元素的活化、迁移以及富集成矿。深壳剪切活动为金成矿提供了热动力和容矿空间;同时剪切带活动过程中,伴随了区内多期次岩浆活动,也为金成矿提供热动力和成矿物质。通过对巴彦温都尔金矿剪切带内金矿脉特征分析表明:剪切带内裂隙是金元素富集成矿的有利部位;总结了苏尼特左旗地区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床的成矿演化模式,并初步指出在区内金矿勘查中应注意的找矿方向。

关 键 词:韧性剪切带 控矿作用 金矿 苏尼特左旗  内蒙古  

分 类 号:P618.5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