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华北平原冬小麦生长期典型农田热、碳通量特征与过程模拟  ( EI收录)  

Characteristics and Simulation of Heat and CO_2 Fluxes over a Typical Cropland During the Winter Wheat Growing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袁再健[1,2] 沈彦俊[1] 褚英敏[3] 齐永青[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石家庄050021 [2]河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石家庄050018 [3]河北经贸大学旅游学院,石家庄050061

出  处:《环境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102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1-YW-08-03-07)

年  份:2010

卷  号:31

期  号:1

起止页码:41-4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BIOSISPREVIEWS、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EM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以位山试验站典型农田为对象,利用位山站2005-10-10~2006-06-10日的实验观测数据,探讨了冬小麦整个生长期农田的热、碳通量特征,并运用SiB2(simple biosphere model Version2)模型对热、碳通量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农田的热、碳通量在冬小麦生长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这些通量的最大值基本出现在正午前后;热、碳通量的日际变化也较明显,其中净辐射与潜热通量在冬小麦不同生长期表现为:越冬期<拔节抽穗期<灌浆成熟期;感热通量表现为:拔节抽穗期<灌浆成熟期<越冬期;而CO2通量为:越冬期<灌浆成熟期<拔节抽穗期.对以上通量及地表温度的模拟表明,SiB2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冬小麦生长期中农田热、碳通量及地表温度,净辐射、潜热通量、感热通量、CO2通量与地表温度的模拟值与观测值的一致性较好,线性相关系数R2分别达0.985、0.637、0.481、0.725、0.499与0.877,其中感热通量与CO2通量模拟偏差较大.另外,按冬小麦生长期分阶段对农田以上分量模拟结果表明,SiB2模型在冬小麦拔节抽穗期模拟效果最好,并发现模型对叶面积指数敏感.

关 键 词:华北平原 冬小麦 热、碳通量  SIB2 模拟  

分 类 号:X17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