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多中心72例噬血细胞综合征诊疗分析    

A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72 hemophagocytic syndrome patien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旖旎[1] 王昭[1] 吴林[1] 岑溪南[2] 李渤涛[3] 宁丰[4] 段学章[5] 李娟[6]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血液科,100050 [2]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3]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 [4]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5]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 [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出  处:《中华血液学杂志》

年  份:2009

卷  号:30

期  号:12

起止页码:793-79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S、CSCD、CSCD2011_2012、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提高对噬血细胞综合征(HIPS)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探索对该病的有效治疗手段。方法对多中心72例HPS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治疗方案及临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例患者原发病以病毒感染和T细胞淋巴瘤居多。主要临床表现以持续高热(100%)、脾肿大(83.3%)最为多见。发热(100%)、外周血两系及以上血细胞减低(97.2%)、血清可溶性IL-2受体(sCD25)水平升高(93.1%)以及NK细胞活性降低(94.4%)在诊断中的灵敏度较高。实验室检查发现HPS患者组血清糖化铁蛋白百分比为(17.4±16.0)%,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的(53.6±13.3)%,而血清TNF—α水平为(143.2±64.8)μ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的(66.9±19.4)μg/L。多数HPS患者存在肝功能损害(83.6%),以AST升高及低白蛋白血症为主。47例经治HPS患者15周总体生存率为46.8%,其中27例氟达拉滨联合大剂量激素治疗HPS患者总体生存率达63.0%。死亡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P〈0.01)。结论HPS可由多种病因所致,临床表现多样。发热、外周血两系及以上血细胞减低、血清sCD25水平升高以及NK细胞活性降低在诊断中的灵敏度较高。糖化铁蛋白百分比、血清TNF—α水平的变化有助于诊断HPS。氟达拉滨联合大剂量激素是有效的治疗方案。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是疾病的不良预后因素。

关 键 词:噬血细胞综合征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治疗  预后

分 类 号:R5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