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西天山的增生造山过程    

Accretionary orogenic process of Western Tiansha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高俊[1] 钱青[1] 龙灵利[2] 张喜[1] 李继磊[1] 苏文[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2]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12

出  处:《地质通报》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项目(编号:2007CB411302;2001CB4098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672153;40721062);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2010911070)资助

年  份:2009

卷  号:28

期  号:12

起止页码:1804-181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西天山位于中亚造山带的西南缘,经历了复杂的增生造山过程。它也是标志塔里木地块北部被动陆缘与西伯利亚地块南侧宽阔活动陆缘最后拼合的构造带。根据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将西天山划分为北天山弧增生体、伊犁地块北缘活动陆缘、伊犁地块、伊犁地块南缘活动陆缘、中天山复合弧地体、西天山(高压)增生楔和塔里木北部被动大陆边缘。同时综述了西天山蛇绿岩、高压变质岩、花岗岩类的年代学新资料,讨论了其增生造山的过程。西天山增生造山与早古生代帖尔斯克依古洋、早古生代晚期—晚古生代南天山洋和晚古生代北天山洋3个代表洋盆的演化相关,增生造山结束的时间可能是早石炭世末。二叠纪时期,西天山至整个中亚地区进入后碰撞演化阶段。现有资料证实西天山为晚古生代增生造山带,并非三叠纪碰撞造山带。

关 键 词:西天山  蛇绿岩 高压变质岩 花岗岩 增生造山  

分 类 号:P542.2] P542.4[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