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论我国刑法中的具体—抽象危险犯——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处罚根据入手
On the Concrete-Abstract Potential Damage Offense in Chinese Criminal Law——from the Foundation of Punishment on the Escape after Causing Traffic Casualti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海南省海口市人民检察院,海南海口570125 [2]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00
年 份:2009
卷 号:27
期 号:6
起止页码:630-63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SCI、CSSCI2008_2009、NSSD、RCCSE、RWSKHX、普通刊
摘 要:具体—抽象危险犯理论的出现是刑法理论实质化倾向的体现之一。以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为例,其可罚性既不是建立在作为加重情节的基础之上,也不是建立在妨害事故责任认定的基础之上,而是被害人因为行为人的行为而处于不能自我支配的危险之中。行为人基于保证人的地位而负有防止被害人的处境进一步恶化的作为义务,这才是逃逸行为的可罚性基础。只有被害人存在着被进一步损害的危险、需要被救助时,才应当惩罚行为人的逃逸行为。从这一立场出发,可以得出逃逸行为属于具体—抽象危险犯的结论:对于逃逸犯罪的成立,虽然不需要具体的危险性结果的出现,但是应当允许对不存在危险进行反证。
关 键 词:肇事逃逸 可罚性根据 具体-抽象的危险犯 保证人
分 类 号:D924.3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