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内蒙古大兴安岭中北段铜铅锌金银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 EI收录)
The Metallogenet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the Copper-Lead-Zinc Polymetal Deposits in the Northern-Central Daxing'anling Mountain,Inner Mongli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2]内蒙古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呼和浩特010020 [3]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12
基 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06BAB01A10)资助成果
年 份:2009
卷 号:83
期 号:10
起止页码:1456-147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BIOSISPREVIEWS、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A、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本文根据内蒙古大兴安岭中北段地质构造演化、成矿特征、中俄蒙邻近地区矿产分布和近年来的地质和找矿工作进展,划分了地质构造单元和成矿区带,总结了该地区主要矿床类型和成矿时代分布规律,提出了多金属矿的找矿方向。本文将大兴安岭中北段划分为额尔古纳地块、鄂伦春晚华力西褶皱带和东乌旗早华力西褶皱带3个Ⅲ级构造单元,细分为满洲里-新右旗中生代火山-深成岩隆起区等14个Ⅳ级构造单元。工作区主要矿床类型有矽卡岩型、斑岩型、热液型,其次为海相沉积型、岩浆熔离型、砂矿型和云英岩型,其中斑岩型和热液型矿床是主要矿床类型,热液型矿床可以细分为6个子类型。矿床的分布总体上具有北东呈带、北西成行特点,根据矿床的分布和区域构造特征可以分为德尔布干和东乌旗-兴安两个北东向Ⅲ级成矿带,13个Ⅳ级成矿区。从成矿时代上看,矿床的形成经历了从早古生代至晚中生代的很长时间,而以晚中生代为主。但不同类型矿床的成矿时代分布有很大差异。单一的斑岩型铜(钼金)矿从早古生代延续至燕山期,而其他类型矿床均形成于燕山期。提示在大兴安岭今后的找矿工作中对于矽卡岩型和热液型矿床主要集中于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区,而斑岩型矿床找矿则应同时注意古生代和中生代等构造岩浆活动区。
关 键 词:内蒙古 大兴安岭 斑岩铜矿 多金属矿 成矿规律 成矿区带 找矿方向
分 类 号:P618.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