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废弃采石场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变化特征  ( EI收录)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ecies Diversity of Abandoned Quarries during Natural Restoration Proces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琼[1] 辜再元[2] 史春华[2] 常智慧[1] 韩烈保[1,3]

机构地区:[1]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 [2]北京绿之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83 [3]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出  处:《环境科学研究》

基  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6AA10Z132);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1A19;2006BAC18B04-1);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金项目(D060504604019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北京市海淀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基本项目(K2008020)

年  份:2009

卷  号:22

期  号:11

起止页码:1305-131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IC、JST、NSSD、PROQUEST、RCCSE、RWSKHX、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以浙江省舟山市的废弃采石场为例,在对植被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探讨废弃采石场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废弃地自然恢复年限的增加,植物种的组成发生较大变化,由单一的物种组成结构逐渐发展为复杂的物种组成结构,并逐渐趋于动态平衡.在近50 a的自然恢复过程中,在样方中共出现20科40属42种植物,其中以禾本科和菊科为主.在整个自然恢复过程中,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H′,D)、丰富度指数(Ma,Pa)和均匀度指数(Jp,Ea)随植被恢复表现出由低至高而后又降低的变化趋势.均匀度指数(Jp,Ea)在15-<25 a达到峰值,而多样性指数(H′,D)和丰富度指数(Ma,Pa)的峰值则出现在25-<40 a.根据不同恢复年限群落物种种类的演替特征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规律,可大致将研究区废弃地植被自然恢复过程划分为初级演替期(<9 a)、初级交替期(9<15 a)、高级交替期(15-<25 a)、高速恢复期(25-<40 a)以及恢复稳定期(40-50 a)5个演替阶段.

关 键 词:废弃采石场 自然恢复 物种多样性 群落特征

分 类 号:X171.4] Q145[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