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群落构建的中性理论和生态位理论    

Community assembly: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neutral theory and niche theor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牛克昌[1] 刘怿宁[1] 沈泽昊[1] 何芳良[2] 方精云[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2]Department of Renewable Resources,University of Alberta

出  处:《生物多样性》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38039);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基金(2007BAC06B01)

年  份:2009

卷  号:17

期  号:6

起止页码:579-59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1_2012、DOAJ、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物种共存和生物多样性维持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中心论题。基于物种生态位分化的群落构建理论已经发展了近一个世纪,但我们对群落构建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的机理仍然不清楚。近年来,群落中性理论以其简约性和预测能力成为群落生态学研究的焦点,但由于其"物种在生态功能上等价"的假设与大量研究结果相悖,同时对自然群落结构的准确预测也只限于少数的生态系统,因而饱受质疑。如今,越来越多的生态学家认为群落构建的生态位理论与中性理论之争的最终归宿应该是二者的整合。在本文中,我们在简要回顾生态位理论和群落中性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二者之间的主要分歧和互补性,试图梳理二者整合的途径。我们认为,尽管中性理论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群落构建理论,但二者的整合尚处于初级阶段;群落构建零模型假说、中性—生态位连续体假说、随机生态位假说等都不失为有价值的尝试,今后需要在其他类型的生态系统中进行实验验证,以更好地理解确定性过程和随机过程在决定群落构建和生物多样性维持中的作用。

关 键 词:物种特征  生态等价  随机  物种相对多度  物种多度分布

分 类 号:Q14[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TU985.12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