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保护性耕作对丘陵区水稻土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 EI收录)
Effects of conservation tillage on aggregate stability of paddy soil in hilly reg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城乡建设学院,都江堰611830 [2]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400716 [3]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210095 [4]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
基 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D058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231016);四川农业大学青年科技基金项目(N200903)
年 份:2009
卷 号:25
期 号:11
起止页码:49-5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收录号:20100812731021)、FSTA、IC、JST、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长期保护性耕作通过增加土壤有机碳而成为稻田土壤结构改良的一项有效措施,而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机制的影响尚未完全清楚。本文供试土样采自耕作制定位试验水旱轮作、冬水免耕、垄作免耕和厢作免耕耕层(0~20cm)土壤,土样经过糊化作用、湿润作用和再次糊化作用等预处理,用以阐明稻田土壤团聚体的破碎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糊化作用和湿润作用后紫色水稻土团聚体稳定性差异不明显,而保护性耕作显著影响团聚体的稳定性。糊化作用后团聚体水稳性强弱顺序为:垄作免耕>厢作免耕>冬水免耕>水旱轮作,湿润作用后团聚体水稳性强弱顺序为:厢作免耕>垄作免耕>冬水免耕>水旱轮作。糊化作用下团聚体稳定性与有机碳浓度相关性不显著(r=0.432,p>0.05),湿润作用下团聚体稳定性与有机碳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0.626,p<0.01)。因此,研究结果说明保护性耕作有利于紫色水稻土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提高,进而增强团聚体的水稳性。
关 键 词:团聚体 稳定性 有机碳 保护性耕作 水稻土
分 类 号:S714[林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