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耕地资源价值重建及其货币化评价——以青岛市为例    

Reconstruction of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Value System and Its Evaluation:A Case Study of Qingdao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景刚[1] 欧名豪[2] 张效军[3] 臧俊梅[4] 高艳梅[3] 张全景[5]

机构地区:[1]华南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广州510642 [2]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210095 [3]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州510642 [4]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州510641 [5]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山东曲阜273165

出  处:《自然资源学报》

基  金:华南农业大学新学科扶持基金(2009X027;5600-K07042;7700-K07030;7700-K07048);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845106410100030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ZZ023)

年  份:2009

卷  号:24

期  号:11

起止页码:1870-188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SCD、CSCD2011_2012、JST、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耕地价值具有多元性,其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等非市场价值往往在决策中被忽视,从而导致大量耕地资源被过度地开发及低效利用。科学系统地评价耕地价值是促进耕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关键。论文以青岛市为例,借鉴资源经济学的市场价值法、替代市场法及成果参照法等研究方法,重建了耕地资源价值体系,并对耕地各项服务功能价值逐一进行了货币化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青岛市耕地每年提供的服务功能价值高达2.544 1×1010元,相当于青岛当年地区生产总值的16.76%,是显化的耕地经济价值的4.3倍,若将耕地每年提供的服务功能价值纳入耕地资源利用决策体系,必将有效地抑制过度占用耕地的投资冲动;②青岛市的耕地价值以社会价值为主,占其总价值的50.59%,而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分别占其总价值的23.38%和26.03%,其中,耕地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维护社会稳定功能上,占其社会价值的82%;③青岛市的耕地征用补偿标准明显偏低,作为耕地保护主体的农民获得的补偿尚不到工业用地出让价格的10%;④应重新审视"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生态环境效应,青岛市为实现区域内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至少付出了3.46×109元(还原利率5%计)的生态代价。

关 键 词:耕地利用 资源价值 价值体系重建  货币化评价  青岛市  

分 类 号:F323.2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