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福建省柑橘黄龙病危害及其流行规律研究    

Damage and Epidemics of Citrus Huanglongbing in Fujian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谢钟琛[1] 李健[1] 施清[1] 谢文龙[1] 杨建榕[1] 陈跃飞[2] 钟连生[3]

机构地区:[1]福建省农业厅果树站,福州350003 [2]永春县农业局,福建永春362601 [3]长泰县农业局,福建长泰363900

出  处:《中国农业科学》

基  金: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nyhyzx07-23)

年  份:2009

卷  号:42

期  号:11

起止页码:3888-389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B、CAS、CSCD、CSCD2011_2012、FSTA、GEOBASE、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目的】全面了解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简称HLB)在福建省的危害分布及其流行情况,有效指导HLB的防控。【方法】对全省48个县(市、区)及245个柑橘主产乡镇HLB虫媒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分布及HLB的危害进行调查,以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对采集的斑驳黄化柑橘叶片、红鼻果进行确证性检测,分析HLB的危害流行规律,并应用滑动相关分析筛选影响HLB流行的气象要素。【结果】全省各县及柑橘主产乡镇均可查到柑橘木虱和HLB病株(最北N28°07′、海拔最高880m),HLB危害程度为平均发病率16.59%,主栽品种间感病性差异显著,排序为宽皮桔>甜橙类>柚类;HLB发病率与果园纬度、海拔、坡度呈显著负相关;在南亚热带气候区的长泰县(N24°07′),HLB田间发病率仅与临近2年春季气候有关,推测HLB潜伏期为6~18个月,同时春梢期日照、幼果期湿度与HLB发病率呈极显著正、负相关,"春旱"为HLB流行性气候;柑橘红鼻果、斑驳黄化叶片的HLB病原Nested-PCR检出率分别为93.8%、73.1%,前者可靠性优于后者,二类症状均可视为HLB的典型症状。【结论】福建境内的柑橘产区均有HLB病原与柑橘木虱的分布。若春季遇严重干旱HLB就有局部爆发的可能。柑橘红鼻果可作HLB田间诊断依据。

关 键 词:柑橘黄龙病 发病率 流行规律  流行性气候  柑橘红鼻果  

分 类 号:S436.66] S435.111.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