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丙氨瑞林穴位注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对P物质表达的影响    

Effect on SP Expression and Analgesia of Acu-point Injection with Alarelin in Rats of Endometriosis Model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林海英[1] 徐邦生[2] 张玉泉[1] 蔡云平[2] 夏平[2]

机构地区:[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 [2]南通大学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江苏南通226001

出  处:《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  份:2009

卷  号:29

期  号:4

起止页码:636-63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S、IC、核心刊

摘  要:目的研究丙氨瑞林穴位注射对子宫内膜异位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对P物质(S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57只SD成年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假手术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穴位注射组(D1组)、丙氨瑞林肌肉注射组(D2组)、丙氨瑞林穴位注射组(D3组)。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模型,4周后用药,治疗4周后处死。分别测量用药前后痛阈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SP在各组子宫及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标本中的表达。结果(1)B组痛阈显著低于A组和C组;D1组、D2组、D3组痛阈明显高于B组;D3组痛阈明显高于D1组和D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2)SP主要表达于细胞浆中,呈棕黄色颗粒,分布于子宫内膜(异位和在位)上皮细胞、子宫平滑肌细胞、结缔组织、血管内皮细胞及炎性细胞中。A组、B组、C组、D1组、D2组、D3组SP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7.78%、92.22%、22.22%、57.00%、48.00%、25.00%,B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且阳性级别最高;D3组SP表达阳性率和阳性级别低于D1组和D2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小剂量丙氨瑞林穴位注射可有效抑制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疼痛,其镇痛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SP的释放,从而达到镇痛效果。丙氨瑞林穴位注射优于丙氨瑞林肌肉注射,有望成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新方法。

关 键 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穴位注射 P物质

分 类 号:R3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