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江苏省盐城海岸带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Landscape Pattern Change of Yancheng Coastal Wetland in Jiangsu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丁晶晶[1] 王磊[1] 季永华[1] 丁玉华[2] 李荣锦[1]

机构地区:[1]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1153 [2]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苏盐城224136

出  处:《湿地科学》

基  金:全球环境基金/中国国家林业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项目(CPR/98/G32);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2006BAD03A05);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2006BAD03A19);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2006BAD09A04)资助

年  份:2009

卷  号:7

期  号:3

起止页码:202-20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JST、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普通刊

摘  要:江苏省盐城海岸带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在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选用1992年、2002年和2006年的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研究了3个时期江苏省盐城海岸带湿地的景观格局特征及其景观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盐城海岸带湿地中的自然湿地面积在不断减少,与1992年相比,2006年,研究区自然湿地面积共减少了62.6%(50640hm2);其中,光滩面积共减少了90.2%(28515hm2),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地面积共减少了63.5%(16062hm2),碱蓬(Suaeda salsa)地面积共减少了62.9%(11820hm2)。与1992年相比,2002年,盐城海岸带湿地景观变化主要是光滩与鱼塘、光滩与米草(Spartinaspp.)地、芦苇地与鱼塘和碱蓬地与鱼塘之间的转换。与2002年相比,2006年,研究区景观变化主要是米草地与鱼塘、鱼塘与农田、碱蓬地与芦苇地之间的转换。江苏省盐城海岸带湿地景观变化最明显的区域为射阳河口—新洋港、斗龙港—川东港和川水港—老坝港三个区域。

关 键 词:湿地 景观变化 盐城海岸带  

分 类 号:X87] X8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